凯发娱乐怎么能赢

科考船雪龙号出生入死12年设备老化急需大修

[编辑:永太净化设备经营部] [时间:2024-02-27]

  昨天上午,历时150天,航行超过2.65万海里,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乘坐“雪龙号”船顺利抵达上海,停泊在上海民生港务公司码头。昨天傍晚,经历了20多天回航航行的“雪龙号”船长袁绍宏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访问。他告诉记者,雪龙号控制系统上的电子管和晶体管都有老化迹象,急需改造。

  “去年11月我们首次穿越西风带时就遇到了15个强气旋,”袁绍宏在向记者回忆雪龙船的艰辛经历时仍心有余悸,“当时的大风达到10到11级,几乎是我们雪龙船设计抗风能力的极限。”他说,当时雪龙船前后颠簸、摇摆,连甲板上的航煤都散落出来了,“那真的很危险,稍有不慎,雪龙船就有可能被毁掉。”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夏立民也对记者解释说,南半球西风带的强气旋威力就相当于北半球的台风。

  然而11月的大风并不是雪龙船最大的危险,去年12月29日,正在雪龙船抵达长城站卸货时,遭遇了更强的风浪,“当时的风力有12级以上,抛锚都抛不住,我们只能启动螺旋桨逆着风向,如果控制不好,极有可能撞上附近的礁石。”

  在南极科考队的工作中,“雪龙号”作为我国极地考察、后勤保障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但是从1993年就开始服役的雪龙船是否能适应这些考察任务呢?袁绍宏船长说,“雪龙船非常有必要改造,因为随着设备的老化,它的控制系统已经不太适应船舶安全使用的需要了。”

  他告诉记者,控制系统上的电子管和晶体管都有老化的潜在威胁,“另外,它目前的控制系统也不适应国际海事组织的要求了。”据了解,中国于1973年加入了国际海事组织,而其成员国的船舶标准都应符合有关公约规定。

  记者另从中科院了解到,在“十一五”规划中,有10个即将执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备建设,其中就包括新的“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”的研究制造计划。

  这次南极科考队可谓硕果累累,除完成了预定的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冰穹A点考察、南大洋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研究、臭氧观测、高空大气物理观测研究等科考工作外,还完成了一些计划外的科考任务。

  据夏立民介绍,冰盖队完成了冰穹A的冰芯钻探返程时,设备和人员的状态不错,就“打兔子搂蒿草”般地顺带测量了甘伯采夫冰下山脉的地形考察,“这填补了国际上一个空白。”

  尽管这次南极科考创造了多项南极考察史上的“第一”,但夏立民仍谦虚地说:“在南极科考方面,我们依然是国际上的三流水平,尽管这次南极科考对我们有所提高,但没有实质的变化。”他解释说,我们登上了冰穹A并不代表只有我们中国达到了这种水平,“国外的科考队只是有其他的科考任务,被我们抢先了。不过这次南极考察的确增加了我们在南极的发言权。”